行業資訊
天然氣價格已充分市場化 消費者價格承受能力增強
天然氣新價格機制將現行的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法定價,“市場凈回值”法選擇以進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作為可替代能源品種作為掛靠價格,這兩種產品的價格形成已充分市場化,未來天然氣定價將必然趨于市場化。
“天然氣價格改革將使我國的天然氣消費結構更趨合理,化肥生產等化工用氣比重將下降。”徐博在對試點方案進行解讀時表示。與快速上漲的油價相比,天然氣價格較低。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通常為等熱值原油價格的60%左右(出廠環節),而目前國產陸上天然氣平均出廠基準價格僅約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30%左右。
天然氣價格改革將會對需求產生影響。“價格與需求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價格太高,需求將會下降。我們此前已經將這一問題考慮在內,做了價格敏感性分析。”徐博進一步補充說,天然氣價格改革對居民用氣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影響將主要體現在化工領域。“氣價改革將引導天然氣使用向城市燃氣、工業燃料、發電等領域傾斜,將減少天然氣在化工領域的應用。”徐博介紹說,
我國天然氣價格偏低放大了不合理需求,甲醇、化肥等天然氣化工項目以及燃氣電廠等工業項目近年來快速發展。從全球化肥產業發展趨勢看,化肥生產正向中東和前蘇聯等資源富集地區轉移。發展化肥產業,中國并不具備資源優勢。中國在2006年就已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且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徐博表示,“我國天然氣資源有限,且依賴進口,化肥用戶未來將受到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發展模式應有所調整。”
他預測,我國2015年天然氣的需求量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2020年將達到4000億立方米。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2000~201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年均增加近100億立方米,年增長率超過14%。另據行業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073億立方米,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是2000年的4.38倍,比上年增長20.9%。
從美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經驗來看,靈活的天然氣價格機制不僅有助于天然氣的合理消費,而且還有助于保障天然氣的穩定供應。美國對天然氣價格的管制經歷了從不管制到控制進口價格再到完全放開的三個發展階段。美國政府從1954年開始對進口價格進行控制,長期將天然氣價格控制的過低,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天然氣價格一直低于煤炭價格。進入70年代后,隨著天然氣生產成本上升,政府未及時調整氣價,天然氣生產商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損失,生產積極性下降,導致產量迅速下降。同時,較低的氣價促使天然氣消費迅速上升,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局面。美國政府汲取了教訓,在70年代末取消了價格管制,并逐步建立起市場定價機制。目前,美國聯邦能源監管機構側重于維護競爭性的市場,不直接干預價格。
從中可以看出,在天然氣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消費的增長,消費者價格承受能力逐步增強,適宜建立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既能促進天然氣合理消費,也能保證生產商的利益,從而形成供需雙贏的局面。
(好展會網 石油石化天然氣專題 )
相關文章
- 2009阿拉伯石油天然氣展在迪拜舉行
- 2010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天然氣汽車、加氣站設備展覽會暨高峰論壇
- 第十屆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天然氣展覽會即將開展!
- 亞艾特旗下品牌展會得到歐洲天然氣汽車協會官方支持
- 2015第15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天然氣展覽會、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與油氣儲運技術裝備展覽會_展商名錄_展會會刊
- 2013中國(北京)國際海洋石油天然氣技術展覽會_展商名錄_展會會刊
- 2010第四屆中國西部(成都)國際石油天然氣及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
- 2010第九屆中國新疆國際石油天然氣技術裝備展覽會
- 第六屆亞太天然氣汽車協會國際會議與展覽(ANGVA 2015)正式啟動
- 2012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天然氣汽車、加氣站設備展覽會暨高峰論壇